格里高利历改革是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实施的,旨在解决修正儒略历存在的误差问题。
儒略历是由古罗马共和国的朱利叶斯·恺撒在公元前45年推行的,将每年的长度确定为365.25天,即每4年中多出0.25天,于是设定闰年每4年一闰,于是一个周期(4年)后,平均每年的长度为365.25/4 = 365.25天。
这一历法计算相对精确,但仍然有误差。
随着时间推移,儒略历中的误差逐渐累积,导致与实际的太阳平均运动存在差异。
在16世纪初,这一差异已经达到了约10天。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接受了科学家的建议,决定对儒略历进行改革。
经过改革,格里高利历将闰年规则进行了调整。
在格里高利历中,每4年一闰,但是每100年去闰,即平年。
然而,每400年保留闰日。
这个调整消除了儒略历中的大部分误差,让格里高利历更加贴近实际的太阳运动。
为了实施这一改革,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1582年10月4日之后的一天跳过,直接进入10月15日。
这样一来,1582年的10月份少了10天。
这个调整只在天主教教会管辖的国家实施,其他国家则在之后的数十年内陆续采纳了格里高利历。